Journal of Cerebral Blood Flow & Metabolism 杂志日前发表了一项华西医院国家生物治疗重点实验室钟治晖博士的原创研究,该研究发明了一种非人灵长类体内留置采样脑脊液的方法并将该方法成功应用于非人灵长类缺血性脑卒中模型血脑屏障(Blood Brain Barrier, BBB)功能损伤的实时监测与评价。
脑卒中(中风)是人类健康的主要威胁之一,临床致死数量位居第二。长期以来相关药物的开发主要应用啮齿类动物模型,这造成临床转化率很低,至今仅有极少数的药物通过临床试验而进入市场,而且使用条件极为苛刻,无法对大面积的临床患者提供帮助。
由于对临床转化率的较高预期,以非人灵长类作为动物模型进行脑卒中研究被寄予厚望,但高昂的成本阻碍了其广泛应用。本研究中发明的留置采样法,可以重复取得实验对像的脑脊液,从而用很少数量的实验动物即可对缺血性脑卒中模型术后长达7天的血脑屏障损伤进行纵向研究(Longitudinal Study)。相对于啮齿类动物模型,非人灵长类可以提供更大量的脑脊液,因此使得检测脑脊液中的痕量蛋白成为可能。除了血清白蛋白,本研究还完整检测了脑脊液中金属蛋白酶家族(MMPs)主要成员的时序性变化。通过对这些变化与血清白蛋白、脑梗死面积的相关性研究,本文还提供了一个缺血性脑卒中的活体评价组合方案,使脑卒中的非人灵长类模型可以完美服务于临床转化研究,必将为脑卒中新药开发开创里程碑式的崭新局面。
通过与吉安得尔合作,本文将非人灵长类动物行为自动分析系统(PrimateScan, CleverSys Inc,美国)应用于模型的术后行为学评价。在动物清醒状态下持续采集的精细行为学大数据,为该非人灵长类模型在疾病机制和新药评价的应用上提供了客观、可靠、高效的全新方法。